本報訊 近日,沈陽市蘇家屯區(qū)人民檢察院未成年人檢察“家寧辦案組”檢察官張佳寧以“法治副校長”身份,走進沈陽市第四十六中學(xué),圍繞“未成年人常見犯罪解析”主題,通過“班級現(xiàn)場+校園廣播”雙線聯(lián)動的形式,為全校1600余名初二學(xué)生帶來一堂“有溫度、有深度、有互動”的法治必修課,讓法治聲音浸潤青春成長。
課堂上,檢察官運用黑板板書、PPT動畫、案例視頻搭建“沉浸式”講臺,同時結(jié)合多年辦案經(jīng)驗,深入淺出地剖析了盜竊罪、搶劫罪、詐騙罪等未成年人常見的犯罪類型。在講解盜竊罪時,檢察官分享了幾個真實發(fā)生的案例,孩子因一時貪念在商場順手牽羊拿走小物件;有的則是多次潛入他人家中盜竊財物,最終都受到了法律的制裁。這些身邊的故事讓同學(xué)們深刻認識到,盜竊行為無論大小,都觸碰了法律紅線。
“如果你的朋友實施盜竊,你為他放風(fēng),算違法嗎?”“算!這可能構(gòu)成共同犯罪!”在互動問答環(huán)節(jié),學(xué)生們熱情高漲,紛紛舉手。有人主動分享“如何拒絕同學(xué)遞來的電子煙”,有人舉手提問“遇到校園欺凌該不該第一時間告訴老師”,檢察官用“以案釋法+情景模擬”的方式,把“法言法語”翻譯成“少年人的心里話”。
當下課鈴聲響起,校園廣播再次傳來檢察官的叮囑:“青春有無限可能,但法律底線永遠不能突破。愿你們帶著法治的光芒,勇敢向未來奔跑——我們,永遠在身后守護。”法治課像一顆種子,在1600余名青少年的心里悄悄埋下“法”的根系,等待著在成長中綻放出守護青春的力量。